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汲取实践力量 赋能思政教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嘉兴大学开展2025年暑期实践研修

2025-09-09  马克思主义学院  欧阳紫榕  访问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千万工程”经验与共同富裕战略内涵,切实提升思政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教学能力,8月10日至16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代表赴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嘉兴大学,开展以“从千万工程到共同富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研修活动。

暑期实践研修班开班式在嘉兴大学举行,来自全国3所高校的40余名思政教师参加本次活动。开班式上,嘉兴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陆远平对参训思政课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嘉兴大学的概况。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芳在开班式上讲话,就我校特色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情况做了宣传介绍,并重点分享了我校在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育人方面的创新举措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对暑期实践研修提出要求,要求我校全体参训教师珍惜学习机会、严守培训纪律、做到学有收获。

本次研修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形式,紧扣“千万工程”实践路径、共同富裕浙江探索、“红船精神时代价值等核心主题,构建起系统化、沉浸式的学习体系,引导教师在行走中汲取精神力量、丰富理论素养、提升育人能力。在理论教学中,欧阳仁根教授通过《从 “千万工程” 到中国美丽乡村:浙江经验与启示》专题辅导报告,系统了解“千万工程”的历史演进、创新实践及其对共同富裕示范先行的深远意义。浙江红船干部学院朱莹莹副教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为题,紧密结合浙江省的区位优势,从“八八战略”引领下浙江的产业升级转型之路讲起,详细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指导浙江在经济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随后的现场教学阶段,我校思政教师先后走进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启航地,重温建党历史,感悟“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前往安吉余村,实地考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实践成果,见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乡村振兴样板;深入海盐雪水港村、桐乡墅丰村等“千万工程”示范村,调研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数字化转型的鲜活案例;还走进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丰子恺故居等文化阵地,在历史文脉与人文精神传承中拓宽思政教育视野。

此次研修还完成了成果导向任务,老师们分2组拍摄了5个视频作品,作品主题涉及胜丰村、安吉余村、良渚博物院、海盐雪水港村、桐乡墅丰村等地。这些视频作品将实地考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思政教学提供了丰富的一手素材。

研修过程中,学院教师始终以“学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参与每一场教学活动,主动与其他高校同仁交流思政课教学改革经验,围绕“如何将‘千万工程’经验、“红船精神融入思政课堂”“如何用鲜活实践案例增强思政课吸引力感染力”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形成多篇高质量学习心得。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乐佳在结业式上代表参训教师发言,她表示,此次研修既是一次深刻的理论充电,更是一次生动的党性教育,将把研修所学转化为思政教学的鲜活素材,把浙江经验、“红船精神融入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与育人实践,切实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

此次研修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我院将以此次研修为契机,持续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建设,推动更多思政教师走进实践一线、挖掘育人资源,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与针对性,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支撑。



( 编辑:欧阳紫榕 审核:黄乐佳 黄凌 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