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思政课堂 智能引领教育未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AI赋能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研讨会暨2025年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会”
2025-03-18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宇晴 访问量:
3月16日,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0余家单位联合举办的“AI赋能思政课堂改革创新研讨会暨2025年思政课堂创新研讨会”在湖南农业大学成功召开。会议以“AI+思政”深度融合为核心议题,聚焦新时代思政课堂的创新动力,吸引了众多教师代表参加。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黄芳、副院长黄乐佳,青年教师黄子晨、刘博麟、伍珊珊、李宇晴、张先君参加了培训。
会议由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丁凯主持。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胡艺华在致辞中强调,AI赋能思政教育是大势所趋,也是破解传统教学瓶颈的关键。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唐伟提出,AI技术将重塑教学交互方式,推动思政课堂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转型。紧接着,湖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吴波与文华在线副总裁唐伟共同为“禾声问稻”大思政AI智能体创新中心揭牌。
在主题讲座环节,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张翼然、电子科技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室主任刘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孟奕爽、文华在线思政运营总监亢铭分别从技术应用、课程建设、人机协同等维度,深入探讨AI赋能思政课的创新路径。
张翼然作了题为《DeepSeek大模型入门与教学应用》的主题演讲,围绕“大语言模型的能与不能”“生成式AI对教育的颠覆性创新”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创新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享。
刘强以《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智慧思政课的实践与探索》为题,围绕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思维、人工智能的前沿、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思政课的实践三大核心内容展开,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启发。
孟奕爽以《生成式AI赋能思政教学》为题,深入探讨了AI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创新应用与实践路径。讲座内容聚焦三大核心领域,首先,他详细阐述了生成式AI在思政教学中的价值引导作用;接着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的人机协同策略;最后,通过具体案例分享了AI赋能思政数字化资源制作的实践经验。
亢铭以《AI助力教学效率提升——AI智能体应用》为题,从背景介绍切入,系统梳理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强调了AI智能体在提升教学效率、优化学习体验方面的巨大潜力。随后从AI思政智能体概述、课堂案例——教学互补环节设计、AI能力助力专业全方位建设等方面详细介绍了AI思政智能体的核心功能与应用场景。
此次研讨会通过深度交流,深化了“AI+思政”融合的认知与实践共识。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创新课堂将联合多方平台资源力量,持续推进AI技术在大思政课中的应用。青年教师刘博麟表示,讲座中提到的AI赋能思政数字化资源制作、人机协同策略等内容,为他提供了许多教学创新的灵感。青年教师伍珊珊认为讲座中提到的“人工智能是协助我们工作,而不是代替我们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AI时代如何平衡技术与责任提供了重要启示。她表示:“AI虽然能优化教学环节,但教师的核心作用:价值观引导、情感沟通和个性化关怀是不可替代的。在AI时代,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